9月6日至7日,“地方师范高校与民族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实践联盟”成立大会在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隆重举行,我校党委副书记余谦、艺术学院院长李景林与美育教育中心教研室主任鄢志莉受邀参会,我校当选地方师范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实践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成立大会上,各成员单位审议并通过了联盟章程及首届理事会组织机构名单。该联盟旨在构建全国地方师范院校与民族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领域的合作平台,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进非遗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
会议期间,余谦一行实地走访考察了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非遗馆、漆艺研究中心及满绣、布糊、剪纸、铁艺、陶瓷、玉雕等特色工作室,观看了非遗技艺表演,围绕非遗资源挖掘、非遗人才培养、非遗课题申报、非遗文创研发、非遗机构运行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长期以来,我校始终将非遗保护与传承作为文化育人的重要抓手,获批了“陕西省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国家级非遗汉调二黄)”,创编的国家级非遗“平利弦子腔”登上了央视,国家级非遗紫阳民歌、旬阳民歌出版了研究专著。目前,我校正在全力筹建安康漆艺馆,开设漆艺微专业,加强漆艺教师队伍建设和实验实训室建设,挖掘漆艺文化,开展漆科学研究。
下一步,我校将深度参与非遗教育实践联盟活动,在非遗资源、非遗平台、非遗科研、非遗课程、非遗师资、非遗传播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同时深化校地协同,深挖地方非遗资源,推动非遗传承转化,建设非遗教育实践基地,推动非遗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实现“以教育传承非遗、以非遗赋能教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积极探索我校办学和立德树人的新亮点。
(撰稿/鄢志莉;审核/李景林、韩涛;发布/刘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