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高校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我校“互联网+支教”团队近日与安康市图书馆联合发起“青春伴学阅读营”公益项目,面向全市儿童及家长开展每周一次的亲子绘本阅读活动。截至目前,活动已成功举办三期,广受图书馆方与参与家庭好评。
每期活动由我校“互联网+支教”队员精心策划,以亲子共读为核心主线,巧妙融合教育学、儿童心理学与数智化教学理念。队员们充分发挥在“互联网+支教”实践中积累的创课经验和互动教学技能,积极探索AI技术在阅读引导、情境创设与反馈互动中的应用,打造出兼具趣味性、教育性的阅读体验;从故事讲述到延伸手工,从角色扮演到互动问答,环节设计环环相扣,充分激发儿童阅读兴趣,促进亲子情感联结。
“孩子们听得入神,家长们也全程投入,这样的活动真正把优质阅读资源送到了家庭身边。”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并期待与我校长期合作,将“青春伴学阅读营”打造成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的特色品牌。
参与学生普遍反映,活动不仅是一次志愿服务,更是一场“行走的课堂”。“市图书馆这个活动让我们深刻体会了‘同课异构’,要兼顾孩子和家长的双重视角,对互动节奏、时间把控、现场引导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位支教队员表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提升了教学设计与临场应变能力,更真切感受到教育的温度与责任,也更加理解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如何在真实场景中落地。”
据悉,“青春伴学阅读营”将作为常态化项目持续开展。我校“互联网+支教”团队将积极探索把支教项目中已形成的特色课程进行亲子场景化重构,面向家庭需求重新设计内容与互动形式,努力让每一次亲子悦读活动都成为孩子爱上阅读的起点、家长科学育儿的支点、师范生成长成才的落点。
(撰稿、摄影/刘玮;发布/刘敏;审核/崔炜荣、韩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