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安康学院质量文化建设指导意见(试行)》精神,扎实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11月14日,教育学院在江南校区大礼堂举行“深耕质量文化,筑牢育人根基”质量文化建设大会。学院全体教师及学生代表700余人参会,通过制度发布、代表发声、专业汇报、路径阐释四大环节,系统构建“五自”质量文化生态,以协同育人新机制激活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制度赋能:学业导师与班主任“双轨并行”,压实育人责任
大会现场,教育学院院长王刚、党总支书记王璐分别宣读《教育学院学业导师实施办法》《班主任队伍建设实施细则》并公布首批聘任名单,领导班子为受聘学业导师及班主任颁发聘书。此举是学院落实学校“健全学生指导服务体系”整改要求的重要举措——学业导师聚焦学术引领与专业发展,班主任侧重思想引导与日常管理,通过“专业+人文”双轨覆盖,推动学生指导服务从“粗放式”向“专业化、系统化”升级,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精准支撑。
师生共鸣:从“获奖者说”到“育人承诺”,传递质量自觉
“在国家奖学金评选中,我通过学科竞赛锤炼专业能力,在社会实践中理解教育温度……”学生代表杨双悦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在学院培养下参与学科竞赛、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成长故事,展现教育学院学子追求卓越、全面发展的精神风貌。学业导师及班主任代表程楚则郑重承诺:将严格履行育人职责,以专业引领与人文关怀结合,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守护者”。师生对话生动诠释了“质量文化”的具象内涵——不仅是制度要求,更是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
专业深耕:课程思政与成果导向并进,厚植质量自信
小学教育系主任陈珂、学前教育系教师成苗苗分别围绕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作专题汇报,体现了学院在深化“成果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教学理念、推进课程思政与专业建设等方面的扎实基础与创新探索,凸显了“以评促建、以改促强”的整改实效,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专业认同与质量自信。
文化引领:“五自”路径擘画协同育人新格局
“质量文化的核心是‘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五自’体系!”党总支书记王璐在总结讲话中系统阐释了教育学院质量文化内涵与路径:通过科任教师、学业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四方联动”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信息共享、责任共担、协同发力”的人才培养闭环,实现“1+1+1+1>4”的育人实效。她强调,质量文化既是学院内涵发展的“生命线”,更是践行“三全育人”理念、落实“笃学、尚行、砺志、创新”校训精神的具体行动,要让“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提升质量”成为教育学院最鲜明的文化底色。

本次大会是教育学院落实学校质量文化建设部署、推进审核评估整改的关键一环。下一步,学院将持续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强化质量标准的执行与反馈,打造具有教育学院特色的质量文化生态体系,为学校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贡献力量。
(撰稿/罗从政;审核/王刚、韩涛;发布/刘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