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二级学院、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中文推广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战略部署,结合人工智能时代,支持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建设,提升中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实践水平,进一步推动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以下简称“省社科联”)、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根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管理办法》和《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合作项目实施办法(试行)》,合作设立2025年度“人工智能与全球中文教育创新发展专项课题”研究项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题指南
1.人工智能与国际中文教育的融合发展研究
2.AI驱动的中文教育资源生成与智能教学平台的设计研究
3.中国文化与中文教育在全球南方的传播策略研究
4.社交网络平台对中文习得的影响与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5.社交媒体在中文习得中的互动性与有效性研究
6.通过社交网络提升中文学习动机与参与度的研究
7.区域国别中文教育发展研究
8.“中文+职业技能”系列研究
9.国际化企业中的中文语言能力评估与培养体系研究
10.国际中文教材的跨文化适应与开发研究
11.数字化时代中文教材的功能扩展与市场推广策略研究
12.全球中文教育与文化交流的线上线下融合路径研究
13.留学生管理系列研究
14.应用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
15.应用中文教学的思政研究
项目申报人在所列示的课题指南中选择题目进行申报,不可自拟题目。
二、项目申报
本项目为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由省社科联、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组织实施,面向全省高校公开申报。(申报书及活页项目类型中选择“合作项目”),本项目为限项申报,每个单位限报3项。
(一)申报条件
1.申报人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工作,能够深入实地开展调研,有较为丰富的成果积淀;具有中级以上(含)职称或博士学位。
2.已承担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且未结项的不得申报。
3.鼓励跨学科、跨领域组成专家团队联合攻关,鼓励与省内党政部门实际工作人员共同开展研究。
(二)申报方式及时间
请申报人按照要求如实填写《申报书》(一式两份)、《论证活页》(一式五份)及汇总表,并于9月6日前将纸质版《申报书》(一式3份)、《论证活页》(一式6份)交至科研处项目管理科;电子版《申报书》、《论证活页》及《汇总表》发送至840261408@qq.com,发送邮件时请注明课题简称(“人工智能与中文教育课题”)
三、项目立项及资助经费
本项目由省社科联、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会同相关专家进行立项评审。主要考察项目综合研究能力,包括课题团队研究人员组成、项目设计、研究方法、预期目标、相关成果等,择优确定立项课题。
本项目每项资助1万元,资助经费由省社科联在结项后一次性拨付至项目依托单位账户。
四、项目结项
(一)本项目研究周期自立项文件发布之日起至2026年5月30日,结项需书面提交不少于2万字的研究报告和3千字左右的研究成果摘要;同时报送电子版。
(二)省社科联、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组织相关专家进行项目结项成果评审,项目评审合格后,按照相关程序办理结项手续。
五、成果使用
省社科联、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对成果拥有所有权、使用权及处置权,项目组成员拥有项目成果的署名权。在公开发表时应注明“2025年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及项目编号等信息。
六、有关要求
(一)申报项目时要如实填写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二)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根据需要全程参与相关课题研究工作,及时提出研究需求。省社科联、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不定期督导项目进度与研究质量。
(三)课题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获准立项的《申报书》视为具有约束力的资助合同文本。
(四)课题负责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将予以撤销:
1.课题研究成果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2.剽窃他人成果,弄虚作假;
3.研究成果与批准立项的课题研究设计明显不符;
4.结项成果首次鉴定为不合格,经修改后二次鉴定仍不合格。
被撤销课题的负责人3年内不得申请省社科联研究项目,其所在依托单位次年项目申报数量将被予以限制。
联系人:谢蕊 联系电话:3261072
科研处
2025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