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学院
首页

点赞!在秦巴大地“剥茧抽丝”的神仙眷侣……——访我校桑蚕重点实验室伉俪教师彭云武、楚渠

2022年04月27日      来源: 大学生记者团       关注 :

编者按:种桑养蚕已在中国传承了数千年,在安康学院有这样一对伉俪,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不避风雨,不厌其烦,耐得寂寞,扎根桑园蚕室,一个个桑、蚕品种选育配置推广,一项项科研攻关。一年年,这样过,朝如青丝暮成雪,让这对伉俪在不知不觉中两鬓斑白。他们就是安康学院蚕桑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群体的缩影彭云武和楚渠。

1E6B4

彭云武,男,重庆合川人,安康学院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专业,农学硕士,主要从事野桑蚕资源及家蚕育种、野桑蚕的生活史和饲养方法、野桑蚕卵的催青和冷藏、长蛹龄野桑蚕的发生率研究等。主持完成省科技厅农业攻关、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茧丝绸专项、省东桑西移项目等9项,参与选育的“黄茧一号”彩色茧蚕品种和 “金丝一号”彩色茧蚕品种2009年获得陕西省审定,另有一项品种正在审定中。先后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二、三等奖,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二等奖等多项省市奖励,发表论文30余篇,为陕西省蚕桑产业体系岗位专家。长期扎根我校恒口蚕桑科研基地,与团队建成了国内最大的野桑蚕种质资源库和西北地区最大的桑树种质资源圃,获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即将选育成彩色蚕茧新品种1个,为蚕桑科研基地建设、服务地方蚕桑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把科研论文写在秦巴大地的典范。

楚渠,女,硕士,副教授,1994从西南农业大学蚕学专业毕业后,到原陕西省安康农业学校(现安康学院)工作,2006年起在安康学院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主要从事蚕桑资源与新技术研究。近年来主持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专项项目3项,主持校级项目2项,参与省部级、市级项目多项,发表论文数十篇,参与获得省级、市级奖励多项。

《诗经•氓》篇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等记载了我国先民植桑养蚕的悠久历史。植桑养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在中国古代人类生活及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千年“鎏金铜蚕”,就是1984年在安康石泉县发现的,不仅有力佐证陕西作为丝绸之路起点,也见证了安康先民们蚕桑产业发展的盛况。直到今天,蚕桑业仍然是安康重要的传统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面对这一古老的传统产业,如何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焕发出蚕桑传统产业的独特魅力,继续造福秦巴子民,有这样一所大学在担当——安康学院!有这样一个团队在为之奋斗——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他们之中就有这样一对数十年来坚持将文章写在秦巴大地上的伉俪——彭云武研究员和楚渠副教授。

大学里的“蚕农”

1939B

采访彭老师,我们原以为在校园里的哪个办公室、实验室,或者教室里。但是没想到,我们一行人坐车来到了几十里外的“农村”,在桑园、在蚕室、在田间地头,我们与眼前这位“蚕农”零距离接触。他身穿白色实验服,大约五十岁的样子,一头短簇簇、硬刷刷的花白头发,眉不太宽厚却浓密真切,眼睛深邃而有神。

“我上大学学的专业就是蚕桑,工作后一直从事的就是蚕桑教学研究工作。”

采访伊始,彭老师一口特色的“川普”话,让我们委实适应了一会儿,才找到“节奏感”。

彭老师告诉我们,虽然最开始这并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但在干了这一行以后,他就逐渐喜欢上了桑蚕育种。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从蚕种催青到蚕儿吐丝结茧化蝶,从春天桑叶发芽到秋冬凋落,彭老师感觉自己不过是一个有文化的蚕农而已,甚至一同干活的农民工也有时这样说。自己千辛万苦上了大学,到了工作岗位还被认为是“蚕农”。当时思想上还是转了一个大弯儿才适应过来。看着蚕种从出库到养殖,他常常提心吊胆,生怕把蚕养坏了,经常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就为了获得更为精准的一手实验数据。

“后来,看到我们培育出的品种从孵化到破茧成蝶,生命轮回、周而复始,有时感觉像变戏法一样,很有意思。”当彭老师带领团队历尽千辛万苦培育出的“金丝二号”彩色蚕品种获国家审定时,那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与幸福感让他们彻夜难眠。“那时,我作为团队一员,觉得很有成就感!”

桑园里的“眷侣”

1B8A4

杨绛曾说:“爱情最好的样子,就是在探索中寻找自我,在爱中互相成长。”

“彭老师,我们给您拍张照吧。”

“大家一起拍么,我们是一个团体,怎么能只给我拍呢。”彭老师摇摇头、笑着婉拒了。

“对啊,我们是一个团体应当一起拍。”一位带着黑边眼镜、个子娇小、身材瘦弱的女老师拉着四五位老师向我们走了过来。

彭老师略带羞涩地向我们介绍道:“这是我爱人楚渠,楚教授。”楚老师腼腆一笑,眼角的细纹微微勾起,打趣道:“什么教授啊,都是‘蚕农’!”。

彭老师主要研究野桑蚕资源上和家蚕品种选育,而楚老师研究桑树的培育。他们不仅是工作上的同事,也是生活中的伴侣。因为从市区到桑园要横跨大半个安康市,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为了更好地工作,他们常常吃住都在桑园。桑园里有几座简易的田圃,外边围着栅栏,里面都是楚老师种的蔬菜。“桑园和市区离得太远了,这来回一趟,耗时耗力,周边几乎没有卖菜和水果的,我就想着自己种点,纯天然无污染,吃起来也健康,这在疫情期间还给我省了一笔开支呢。”楚老师打趣地说道,这平静温暖的话语里,蕴含着多年来的坚守与艰辛。

都说人间烟火,一日三餐,小小的田圃承载着生活也承载着爱。深情不及久伴,厚爱无需多言,最美的爱情,不是短暂的拥抱,而是志同道合、相守一生的陪伴。

这对“蚕农”与众不同

1BE1E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蚕茧是白色的。而彭老师他们却不走寻常路,他们的目标是让蚕吐出各种颜色的丝——天然彩丝。

“彭老师,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蚕子都是吐白色的丝,你为什么要它吐成彩色的丝呢?”

“其实,大自然的蚕子品种是多种多样的,有吃桑叶的,叫桑蚕,吃柞树叶的,称它为柞蚕……”“自然界存在的各种蚕品种吐的丝实际本来就是五颜六色的,经过人类长期的选育,现在养殖的主要是桑蚕、主要是吐白色丝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工业上通过印染生产出五颜六色的丝织品来。”

听彭老师一番话,我们有满满的科普感!

至于为什么要选育彩色蚕种,彭老师为我们讲到,“这也是科技和文明发展需要。天然彩色茧丝具有抗真菌、抗氧化、防紫外线三大功能,是高档绿色环保和健康织物的绝好原料。同时可减少化学染料对环境的污染。”彭老师所在的我校省级蚕桑重点实验室,利用秦巴山区的野桑蚕特色资源,选育出含野桑蚕有色茧基因的天然彩色茧桑蚕品种,为生产不需染色的纯天然彩色丝绸产品提供原材料,为带动农业、纺织业、服装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经过采访,我们了解到,彭老师养的蚕差别大了,要从设计“品种选育的技术路线”、亲本的选择、组配、实验室鉴定、农村生产鉴定等环节才能完成国家级家蚕品种审定工作。“做品种,很有可能一辈子一事无成,一个品种都批不了……”“要耐得了长期寂寞,不拍失败,坚持不懈,更要找到对的技术路线图,有时还有运气的成分。”“我算是比较幸运的,参与过两个品种选育成功审定,现在正在冲锋第三个。”

彭老师的团队养的蚕、种的桑很“小众”,更多的是来自自然界野桑和野蚕品种,还要在养殖过程中保持其“野性”,还要保护品种不灭失,而且不是一两品种,而是“世界最大的”野桑蚕种质资源库!这个难题不一般。

平凡事反复做累就伟大

22F2F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正如一天建不成罗马城一样,一项伟大事业的成就,往往有赖于那些点滴的努力和重复枯燥的工作。

每年4月开始到10月左右,是野桑蚕资源保存和家蚕品种选育工作的旺季,同时也是团队最忙的时候。从事桑蚕研究,基本都不会有假期,一年从头到尾都有安排,如果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就前功尽弃了,全部需要从头再来。彭老师叹息一声,抿了口茶,缓缓地说道:“之前团队里还有7个老师一起工作,现在就剩下4个人了,工作量大大增加,从蚕种出库催青,到养蚕、选育等等,都需要自己亲力亲为,一点儿也不敢马虎。”

听彭老师介绍,从贮藏蚕卵专门设备中取出蚕卵后,要将其放在一个温暖的环境下催青,等到蚕卵变成幼虫后,每天喂食新鲜桑叶、清洁环境、防止病害,一龄二龄三龄四龄,经历四次蚕蜕,直至蚕宝宝吐丝结茧。蚕自吐丝开始就不会再吃桑叶,此时需要每天将已成形的蚕茧收好。蚕茧成形过后不久,蚕茧内的蚕蛹就会破茧而出形成蚕蛾。说到这里,彭老师特别强调,破茧而出的过程看着会很辛苦,但是千万不要动手帮它把茧撕开,因为那样的话,蚕蛾就会死掉或不产卵。最后蚕蛾配对,产下蚕卵。

“在收集蚕茧的时候,要把它放在卫生纸或其他柔软的材质上,方便后续蚕卵的收集。”彭老师一边温柔地说着,一边望向实验室笸篮里的蚕宝宝,眼睛里盛满了笑意,就像看着自己的宝宝。

当笔者问到科研工作如此艰难,有没有想过放弃?楚老师笑着摇了摇头,声音温柔有力:“科研本身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辛苦是肯定的,但看到研究有了成果,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彭老师感慨道:“科研工作枯燥乏味,委屈、烦难、心酸、痛苦,这些都是难免的,所有的科研工作者都一样,向前就对了。”

曹植曾言:“翼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再长的路只要向前,总有到达的一天。

蚕农的“贴心人”

1CD75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用我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彭老师非常喜欢雷锋同志的这句话。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不凡是生命的追求。他们勤恳且执着,平凡而坚韧,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件,只是在各自的岗位上步履不停,倾情奉献。彭老师曾多次到白河县、岚皋县、平利县等地方乡镇调研,解决了不少当地农民桑蚕养殖方面的问题,忧农民所忧,急农民所急。心中装着农民,脚下沾满泥土,肩上扛起责任,手中握有办法,为农民挽救了不少经济上的损失。彭老师激动地说:“我们做科研的,归根究底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人民好了,我们的科研才有了意义。”

彭老师提到他最开心的是农民编的两句顺口溜“懒喂猪,勤养蚕,三十六天见现钱。”桑蚕产业成为了脱贫致富的“金饭碗”。这不仅是对桑蚕行业的肯定,也是彭老师他们辛苦付出的回报。在安康脱贫攻坚奔小康过程中,蚕桑产业贡献不可磨灭,而这其中就有以彭老师伉俪为代表的蚕桑重点实验室的老师们付出的辛勤汗水!

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在为人民的忘我服务中,你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

结语:“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即便穿着草鞋也要向前,每一条走上来的路,都有不得不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不得不选择的方向。只有坚持自己内心向着光亮的那方,才能写下人生最美的赞歌!

撰稿:康佳璇

审核:田园风光、刘强、悠然

上一条:“梦之队”的筑梦人——记安康学院2021年度师德先进个人群体(一)

下一条:非遗启智 化润心田——安康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传承“非遗”文化活动侧记

关闭

安康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陕ICP备 17014456 号    地址:中国 陕西 安康市育才路92号    邮编:725000

总访问量:位访问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