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在江南校区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中心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党委委员、副校长胡海青,校教学督导组组长杨松杰,教务处、学工部、评估中心、团委、信管中心等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及二级学院书记、教学副院长、课程群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团总支书记、新进教师等各类教师代表参加,活动由教务处处长杨哲主持。

活动期间,各二级学院教师代表围绕系统化育人体系与模式创新、课程重构与教学范式变革、质量保障与文化构建等三大主题进行交流研讨,反馈教学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并结合专业与工作实际提出意见建议。杨哲就教育教学反馈的相关问题给予简要说明。
学工部部长芦伟强调,质量监控与保障文化应实现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构建”转变,加强预防性管理与前瞻性引导,通过项目式复盘夯实学生工作基础,推动形成全员参与、全程覆盖的质量文化意识。评估中心主任付争方指出,OBE理念的贯彻落实必须始终围绕学生发展、学生学习与学习效果三大核心,以此驱动教育教学系统性改革,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校团委副书记陈瑶提出,社团建设应强化课程改革与实践优化双轮驱动,通过构建“一心五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完善资源保障机制,最终实现学生专业能力提升、兴趣爱好发展与社会化成长的有机统一。信管中心主任崔炜荣结合AI教育背景指出,要深化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推动教学交互与反馈机制即时化,营造乐学善教的育人生态,为质量文化建设注入数智动能。
校级教学督导杨松杰从专业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与课间活动三大育人场景出发,抛出问题引发思考,提出促进学风、教风与校风建设的建议。
胡海青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意义重大。此次深度交流研讨,不仅进一步理清了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思路,更凝聚了广泛育人共识,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他对学校后续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立足本校实际,坚持守正创新。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应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保持战略定力并与时俱进,确保各项决策接地气、有远见。二是健全长效机制,巩固发展根基。着力构建以机制建设为核心的新格局,通过完善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制度体系,为优良的学风、教风、校风建设提供坚实保障。三是尊重学科差异,实施精准育人。在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中充分考量学科专业差异性,实施分类指导与支持,鼓励特色发展与交叉融合。四是深化智慧赋能,激发创新活力。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此启发师生创新思维,为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模式的深层次变革注入新动能。
此次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不仅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和智慧的汇聚,更是开启教育教学改革新征程的重要标志。下一步,学校将系统梳理此次丰硕成果,将其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具体措施,确保各项育人共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贡献力量。
(撰稿、摄影/梁维;审核/杨哲、田兆杰;发布/刘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