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梁梦心,这位生于2002年的陕西渭南女孩,以“细节决定成败”为人生刻度,在安康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四年时光里,将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代码逻辑与地质工程的勘探蓝图编织成独特的成长轨迹。作为中共党员、2021级物联网工程1班学生,她以专业综合排名三连冠的战绩拿下国家励志奖学金,用1项国家级(2023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国家级三等奖)、6项省部级竞赛奖项(第九届中国互联网+大学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铜奖、2023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西北赛区三等奖、陕西省北斗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二等奖、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省级二等奖、第十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省级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省级一等奖)的锋芒,叩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的大门,让“笃学、尚行、砺志、创新”的校训在跨界成长中焕发新生。
锚定目标:在代码与公式间夯筑学术地基
课堂肌理里的生长密码晨光初露,当第一缕阳光温柔地穿透教室的窗棂,梁梦心早已端坐在讲台正前方的座位上,翻开笔记本,开启一天的学习征程。在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知识海洋中,C语言编程的循环逻辑如精密的齿轮,传感器技术的信号图谱似神秘的密码,物联网协议的层级架构若宏伟的建筑。她巧妙地运用三色笔,构建起独特的知识矩阵:黑色庄重地记录定理公式,如同基石般稳固知识架构;蓝色敏锐地标注疑惑断点,为后续攻克难题指明方向;红色灵动地勾勒跨学科关联,让不同知识领域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这一本本承载着无数日夜心血的笔记本,最终凝聚成专业课令人惊叹的平均分,也让国家励志奖学金这份荣誉实至名归,成为她扎实学术功底的有力见证。

实验室里的思维锻造“深夜11点的实验室灯光,是知识具象化的催化剂。”梁梦心的这句感悟,道出了她在实验室里的执着与坚持。在师长们的悉心指导下,她曾全身心投入到智慧农业传感器网络的调试工作中,连续48小时不眠不休。当土壤湿度数据终于在显示屏上形成动态曲线的那一刻,她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顿悟道:“物联网的‘物’,本质都是对空间数据的解构与重构。”这一跨学科思维的觉醒,如同一颗种子,在她心中生根发芽。
实践破界:从红色党徽到竞赛奖杯的多维绽放
党徽下的青春答卷2023年的入党宣誓仪式上,梁梦心佩戴的党徽闪耀着神圣的光芒。在“红色基地研学”活动中,延安窑洞的灯光为党徽镀上了一层金边,也照亮了她的初心。作为疫情防控志愿者负责人,让1000余份生活物资实现了零差错投递,为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她还积极组织“河小青知识打卡”“清扫汉江”等活动,获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党员身份不是荣誉,是把‘我’拆解成‘我们’的行动指令。”她在思想汇报中的这句话,深刻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也让她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升华。

竞赛场的破圈突围当多数物联网专业学生聚焦IT赛事时,梁梦心却却另辟蹊径,带着《基于4G通信的茶园病虫害监测系统》闯入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西北赛区并获得三等奖。她参与的“互联网+”项目《“茶”一查——富硒山地茶园健康的守护者》,也获得了陕西省铜奖的好成绩。作为院团总支实践部部长,她暑期深入企业实习,参与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开发,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工程实践。这些些丰富的经历,不仅让她先后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单项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校级优秀共青团干部等众多荣誉,更锻造出她“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让她在竞赛场上脱颖而出。
跨界启示:当物联网遇见地质勘探
跨考背后的认知升维“为什么选择地质工程?”面对导师的提问,梁梦心从容地答道:“物联网解决‘物物相连’,地质工程研究‘地地互动’,两者都是用技术破译自然密码。”她的跨考备考计划堪称“学科嫁接实验”:上午,她沉浸在《构造地质学》的知识世界中,钻研地质工程的专业理论;下午,她坐在电脑前编写地质数据可视化程序,将理论与技术相结合;夜晚,她则对着勘探案例库进行交叉分析,深入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她成为中国石油大学一名跨专业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实现了从物联网工程到地质工程的华丽转身。

临别时的成长指南“大学不是终点站,是培育跨界根系的土壤。”在毕业典礼发言中,梁梦心深情地寄语学弟学妹。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课堂笔记里的微分方程,能成为勘探建模的数学基底;学生工作中锻炼的项目管理能力,可转化为科研团队的协调力——所有看似分散的努力,终将在未来某刻连成发光的轨迹。”这番话语,不仅是她对大学生活的深刻感悟,更是对学弟学妹们的殷切期望,激励着更多安康学院学子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奔赴新程:以信念为炬照亮学术之路

站在人生新的起点,梁梦心眼神坚定,步伐沉稳。她带着在安康学院积累的深厚学识与坚韧品格,向着中国石油大学的学术殿堂迈进。那些在实验室调试设备的深夜、在图书馆翻阅资料的晨昏、在竞赛场上拼搏的瞬间,早已内化为她探索未知的勇气与底气。地质工程领域的奥秘等待着她去揭开,物联网与地质工程的跨界融合还有无限可能。未来,她必将以破竹之势,在科研的广袤天地里,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传奇,成为照亮更多学子前行道路的璀璨星光。
(撰稿/武梦圆;审核/田静、田兆杰;发布/刘煜)